2018年,麗水市安全生產工作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麗水之干”擔綱“麗水之贊”,從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治理體系和預防體系著手,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為建設美麗幸福新麗水創造了穩定的安全生產環境。2018年,全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24起、死亡109人,同比分別下降33.0%和25.9%,事故死亡人數占全年控制指標的86.5%。其中工礦商貿領域發生事故26起、死亡27人,同比分別下降13.3%和10.0%;道路運輸領域共發生事故98起、死亡82人,同比分別下降36.8%和29.9%;未發生生產經營性火災、水上運輸等領域亡人事故。截至到2018年底,已連續4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一)以大協調構建大服務,推進安全綜合監管。發揮安委辦綜合協調職能,助推全市安全生產工作“齊抓共管”。一是加強對上協調。爭取國家財政專項資金補助672萬元用于3個“頭頂庫”項目、2個采空區項目治理,均完成治理任務。出臺《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統籌推進全市安全生產領域的改革發展。二是加強左右協調。督促各專業安全生產委員會深化開展“六個一”行動,進一步壓實行業監管責任。建立市級重點部門安全生產工作定期溝通機制,推動解決安全生產難點問題。如出臺《麗水市市級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點段排查治理工作規程》、協調解決了麗景園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機制問題以及理順市國資委、市屬五家國企和各行業主管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關系。三是加強對下協調。分解落實全省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任務和平安考核任務,加強安全生產過程性考核,每月通報各地事故控制指標排位情況,采取“紅、黃、綠”三色預警,分析事故特點,提出工作建議。
(二)以大視野謀劃大格局,加快城市安全發展。完成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出臺《麗水市城市安全發展實施方案》,推進城市運行安全保障建設,力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社會治理格局。一是加強城市安全源頭治理。聯合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工作。聯合推進煙花爆竹禁限放工作,2018年春節期間,通過嚴格的禁限放和禁售措施,全市煙花爆竹銷售額同比下降21.3%,全市因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的火災事故和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分別下降52%和55.3%。二是健全城市安全預防機制。聯合推行高危行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投保工作,截至目前,全市高危行業應參保企業369家,已投保企業369家,保費金額總計1441.25萬元,在年底前實現了礦山、危化、冶煉、民爆、交通運輸等高危行業全覆蓋。完成260家工貿行業重點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遂昌金礦被列入國家級“地下礦山預防”建設試點礦山。深化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運行情況檢查,2018年,全市核準三級標準化企業344家,撤銷三級達標企業34家。三是開展城市安全保障行動。開展城市交通、燃氣運行、高層建筑、大型綜合體、文化娛樂、電梯使用等安全保障行動,定期排查區域內安全風險點、危險源,及時落實管控措施,保障城市運行安全。完成40個重大隱患單位或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點(段)進行掛牌整治。四是加強事故應急處置。加強與中國安科院、民間救援隊伍的溝通聯系,依托安全生產數據云進一步完善市應急響應平臺,實現與各級政府應急指揮中心、綜合監管平臺、政務辦公平臺深度融合。健全事故應急處置制度,規范事故現場應急處置程序。
(三)以大檢查推動大整改,突出專項整治成效。深入開展“精準定位、精準發力、精準除患”專項檢查整治,實行“雙隨機”抽查,有效防范較大事故,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一是開展“三場所兩企業”專項整治。2018年,共計檢查企業917家,檢查和發現問題和隱患數1816項,下達整改指令書429份,關閉取締企業5家,責令停產整頓企業4家,立案查處違法行為2起。二是開展礦山、尾礦庫專項整治。結合汛期特點,對全市30座尾礦庫進行了全面檢查,查出問題和隱患51項,發出整改指令12份,約談了4名企業負責人。三是開展危險化學品專項整治。先后開展爆炸性化學品裝置本質安全專項檢查、化工企業煤改氣專項治理和化工自動化控制系統專項檢查。四是開展職業衛生專項整治。在全省率先推行“職業健康檢查日”制度,督促每個縣(市、區)選1個有代表性的行業開展創建整治示范,全面提升申報率、檢測率和體檢率。截至目前,全市企業職業危害因素申報3730家,新申報671家,比去年增長21.9%。五是開展打擊假冒特種作業操作證專項治理,累計檢查生產經營單位,1738家,下達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64份,停產整頓4家,共計罰款8.9萬元。六是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健全安全生產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協作機制,2018年全市共作出行政處罰273次,處罰1179.9萬元。
(四)以大創新破解大瓶頸,提升安全基層基礎。堅持問題導向,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創設載體助推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全面推進“靈魂人物”工程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催化劑作用,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安管員為核心、員工主動參與的兩個責任三個層次良性互動的工作體系。提供支撐打造“互聯網+”監管模式。麗水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管信息平臺建成投入運行,實現隱患排查整治、安全生產標準化、安全教育培訓、監管執法、事故責任追究等信息共建共享。優化服務營造優良營商環境。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市本級15個主項、27個子項全部開通網上辦理,并同步推出提前介入服務和快遞送達等便民服務措施,實現“最多跑一次”。
(五)以大聲勢營造大氛圍,增強全員安全素質。拓寬輿論宣傳陣地,加強與主流媒體、重要網站的聯系合作,通過組織專題報道、深度報道等形式,推進安全生產宣傳日;、制度化,使安全知識和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圍繞第17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安排,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攝影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推進安全生產、應急避險和職業健康知識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和進公共場所。開展《安全生產法》宣傳周有獎競答活動,參與人數達5萬余人次。建成市本級、縉云、遂昌、松陽、龍泉5個考點,完成高壓電工培訓考核的職能劃轉工作,全年完成“三類崗位”人員考核6495人。